提交中...
四時輪轉,貞冬起元。
望出窗外,陽光和煦,略帶寒意的空氣中,抹上了溫暖的金黃色。 冬天,人們對溫度的感覺會更加敏感。如同在元旦這個節日,是專門用來感受歲月崢嶸的觸角。
2022年1月1日,從杭州回老家。下午,受朋友之約,去了當地的飲用水源地——芝堰水庫,并忍不住聯系了當地的水務公司原來的老同事,去了芝堰水廠。
這個水廠去年建成后,我從來沒有去參觀過,只是在10多年前,還在這個水務公司任總經理期間,陪當地的市長、市委書記,參加水廠選址考察。十年光陰,轉瞬即逝。水廠從選址,到建設,近10年的時間,委實不易。
原來溪西水廠在橫山路63號,雖說有9萬噸的供水能力,奈何引水管線能力只有5萬噸的能力,同時水庫的庫容有限,供水緊張局面成為常態(現在已經停產,估計當地政府很快作為可以盤活的資產來處置了)。為了緩解當時用水緊張局面,我們花了不到一百天,在水庫源頭建了一個2萬噸的一體化水廠(占地不到2畝),及18公里管線,也算遠水解了近渴。如今,水廠搬遷至水庫源頭,個中曲折,一言難盡。
當時社會各界對此非常關注,有在源水供應能力不足的大背景下,對鄉鎮供水戰線拉開太長,影響城市供水的質疑;有開辟當地大峽口第二水源的呼聲;也有從金華、衢州、建德等異地引水的設想,但跨區域引水的協調難度、政策制約、財政實力也存在諸多瓶頸等多重問題,由此擱淺。如今芝堰水廠已經建成,地址靠近水庫,有理想的高程,可實現重力流供水,節約能耗的同時,也提高了供水安全可靠性,算是蘭溪人的福祉。從長遠觀點來看,不知道是否會依然存在源水不足問題,詳情不得而知。雖說,飲用水必然是重中之重的民生問題,政府與企業都顯得非常用心。但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,水廠的BOT建設項目,必然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博弈與權衡,實非普通大眾所能理解。好在歷史的車輪,總是向前滾動的,這個背后的最大推動力就是:民聲。“人事有代謝,往來成古今。”透過時間的洗禮,可以更清晰地體察到當時的困局與未來的走向。
芝堰村,蘭溪建德交界處,為嚴婺驛道所在,有一定的歷史底蘊,山青水秀,頗有野趣之美。在芝堰水廠所在地——前方村,我隨手拍了幾張照片,雖然構圖一般,卻也頗能說明心境。
此處是,一座當地人建造的土廟,我不知道里面供奉的是何方神圣,但其外墻上畫白 一匹紅馬,顯得分外耀眼。與疫情之下的“紅碼”,相互映照,顯得非常有趣。紅馬的奔跑姿態,似乎是對疫情“紅碼”的無聲抗議,也似乎彰顯了人類對疫情的不屈與抗爭。
沒錯,哪怕是一個幾平米的窄小之地,即使一個毫不起眼的南方田園,縱然在疫情之下紅碼一片,在每個人內心深處,總是奔馳著一匹駿馬。
這是在前方村有一條小溪,溪水大概就有部分來自芝堰水庫。
恰好一只小鳥在小溪水面上極不安份地玩耍。 這種鳥叫:紅尾水鴝(學名:Rhyacornis fuliginosus)是鶇科水鴝屬的小型鳥類。雄鳥通體大都暗灰藍色;翅黑褐色;尾羽和尾的上、下覆羽均栗紅色。雌鳥上體灰褐色;翅褐色,具兩道白色點狀斑;尾羽白色、端部及羽緣褐色;尾的上、下覆羽純白;下體灰色,雜以不規則的白色細斑。這只被我抓拍到的,似乎是一只雄鳥。
據說,它們喜歡活動于山泉溪澗中或山區溪流、河谷、平原河川岸邊的巖石間、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間。主要以昆蟲為食,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。它們就是最好的水質觀察員、檢測員。
有了優質的水,就是在生活這場宴席上,有了一道好菜的原材料,這比擁有一個好廚房更重要。擁有一片好的水源地,是一個地方得天獨厚的優勢。芝堰水庫對于蘭溪人來說,如同千島湖之于淳安人,這種幸福感與優越感,常常會博得他人的羨慕。于是從千島湖引水,自然就成了杭州政府的民生工程。如今千島湖引水工程,已經完工,杭州、嘉興區域的居民,水龍頭里也開始流出“農夫山泉”,喝上千島湖優質水。經過兩年零三個月的建設,杭州市千島湖供水工程通水,標志杭州市供水格局進入了新的階段。同樣,芝堰水廠的建設,應該也是開啟了蘭溪供水史上的一個新階段。
一個人的生命感受不只來自時間上的傳承,也來自空間上的凝視。俯仰之間,已為陳跡。我輩中人,理當心向明月,無須介意明月如何相照。對影成三人,也算是歲月的一份厚重回饋。如同那面墻上的紅馬,凜冽的寒風中,不遺余力地釋放著紅色的激情與奔放,也象那只水鳥,游弋于人跡罕至的溪澗,但絲毫不影響它展示艷麗的羽翼。
祝各位同行,新年萬事逐順,福捷運佳?。?!
高雅麟于2022年1月3日晨記之
提交中...